11月的新西兰南岛,从雅芳河畔到南境海湾,一路向南,春意铺就。
![]()
当地时间11月4日、5日晚上,2025“亲情中华·豫侨同缘”慰侨演出在克赖斯特彻奇皇家歌剧院和因弗卡吉尔市政剧院相继举行。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何颖,河南省侨联二级巡视员刘合生,克赖斯特彻奇副市长维多利亚·亨斯托克,因弗卡吉尔市长汤姆·坎贝尔市长出席活动并致辞。演出团以精湛的演出和浓浓的乡情,为当地侨胞带来了祖(籍)国的亲切问候。
![]()
何颖代表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对演出团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此次河南省侨联演出团带来的节目丰富多元,既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功夫、惊险杂技、中国民乐与河南豫剧等特色内容,还有独具匠心的焚香、插花、书法等非遗文化活动,饱含着河南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温度,相信能让在场各位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侨胞和新西兰朋友了解河南、爱上河南,有机会到河南观光旅游,了解中国各地的壮美河山和友好人民。”
![]()
刘合生代表河南省侨联向广大旅新侨胞和海外朋友们致以亲切问候。他表示,人文交流是中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演出是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相信今天的演出,将以文化为媒,为中新深化合作注入人文活力,既延续两国关系向好发展的良好势头,更成为增进民众情谊、拓宽交流边界的新起点。”
演出在《毛利战舞》的雄浑力量中拉开帷幕,中国功夫《龙腾武跃》随后登场,刚劲有力的招式与行云流水的动作,尽显东方武术的精气神,中西方不同的力量美学呈现迅速拉高全场氛围。
紧接着,箜篌独奏搭配深情朗诵的《春江花月夜》,以悠扬旋律与诗意文字打造“视听双重盛宴”,让观众沉醉于千年东方诗意之中。
![]()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当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响起,不少侨胞轻声跟唱,中国传统戏曲传递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力量引发全场情感共鸣。
不同文明的碰撞持续升温。毛利情歌《PokarekareAna》用温柔旋律展现毛利文化的柔软内核;杂技《肩上芭蕾》则以“力量与柔美并存”的高难度动作,带来震撼视觉冲击。随后彝族舞蹈《索玛花》登场,以灵动舞姿展现中国少数民族的活力与吉祥寓意;功夫表演《天地人和》则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让观众感受中国功夫的深层内涵。
![]()
经典与创新在此交融。中国传统乐器唢呐突破性演绎《TheSpectre》《年兽》等现代旋律,打破传统乐器刻板印象,惊艳全场。硬气功组合的“硬核”表演、象形拳互动游戏的趣味互动,进一步丰富了展演层次。
最后,三位箜篌演奏者共同演绎《千载和鸣》,用交织的旋律诉说“跨越千年的文明共鸣”,戏歌《家在黄河边》则以动人歌声满含家乡情怀,为展演画上圆满句号。
在克赖斯特彻奇,在因弗卡吉尔,每场演出座无虚席,共计近两千名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现场观看。此次慰侨演出不仅是为海外侨胞送上的一份“文化家书”,让大家在异国他乡重温家乡味道、缓解思乡之情,更以河南特色文化为纽带,搭建起侨胞与祖(籍)国、侨胞与新西兰友人沟通的桥梁,是深化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
演出厅外的非遗文化展示,成了每场活动的“人气磁场”。侨胞们与新西兰友人围在展台前,亲手触摸传统技艺、感受文化魅力,这份沉浸式体验,让河南非遗从“远观”变成“可感”,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出生在新西兰的华裔少年从小热爱中国文化,在体验书法后笑着说:“用毛笔写下汉字的感觉很奇妙,这些线条里好像藏着古老的故事,让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多好奇,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故事。”专程驾车从奥克兰等地赶来的侨胞无限感慨,“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不是距离,是归途,更是一场奔赴。当看到来自老家艺术团在异国他乡的舞台大放异彩,那份深藏的民族自豪感瞬间涌上心头。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的文化自信!靠的是过硬的实力与独特的东方魅力!”
2025“亲情中华·豫侨同缘”慰侨演出由中国侨联、河南省侨联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郑州市侨联、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澳洲河南青年会、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合承办,分别在澳大利亚悉尼、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和因弗卡吉尔举办3场文艺演出和文化展示。
在新西兰期间,刘合生一行还走访了新西兰基督城中华协会、新西兰华裔咨询基金会、新西兰华夏多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中友协等侨团,拜访了新西兰河南商会会长张亚循、新西兰河南青年商会会长卢澎等侨领,看望慰问当地侨胞并深入座谈交流,围绕文化交流、华文教育与经贸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凝聚了合作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