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客家血脉情——洛阳客家联合会拜访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

来源:洛阳市侨联 发布时间:2025-09-17

  9月4日,洛阳客家联合会会长王群乐一行10人,赴吉隆坡开展文化交流之旅,向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赠送巨幅洛阳牡丹画《花开富贵》,以国色天香为纽带,开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洛阳与南洋客家文化对话。

微信图片_20250905161701(1)

  牡丹为媒,翰墨寄情。在隆重的致赠礼品仪式上,由王群乐亲自创作的宽1.8米、高0.9米的水墨写意洛阳牡丹《花开富贵》惊艳亮相。层叠盛放的洛阳红牡丹缀以金蕊,绿叶掩映间蜂蝶翩跹,道出“根脉同源处,天香共此时”的深情厚意。

微信图片_20250905161708(1)

  洛阳客联会副会长王静向大马客家赠送的“祖根钻”,象征全球客家,根在河洛,南洋散叶,气象昌隆,寓意客家人五州四海一脉相连,华夏文明永传承的精神特质。

  大马客联署理总会长黄天才对洛阳客家联合会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今后加强联络,合作互动,通过开展商务活动、青年学生寻根研学,实现合作共赢。他抚摸着洛阳客联会赠送的牡丹画感叹:“这不仅是洛阳的城市名片,更是河洛先祖留给世界客家的精神图腾。我们将悬挂于总会殿堂,让南迁族裔时刻凝望故土芬芳。”

  文化寻根,双都对话。洛阳客联会一行考察了雪兰莪客家文物馆,对照洛阳大谷关客家之源纪念馆,产生了天下客家一脉相承的强烈共鸣。

  双方通过对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研讨,进一步理清河洛文化与客家根脉同源,深度体验河洛古音活化石与马来客籍华人文化的传承。

  千年迁徙,今朝共聚。马来西亚230万客家人中,65.7%祖籍可溯至河洛地区,现存南洋客家建筑中71处保留河图洛书纹饰。2019年至2024年,先后有4.3万人次马来西亚客属赴洛阳探源觅踪,寻根问祖。

  在观看了大马客联制作记录客家历史的影片《马来西亚客家历史片》后,王群乐表示,从西晋、隋唐南迁到“过番”南洋,客家人历经五次大迁徙却从未断裂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带着《牡丹》跨海而来,正是对先辈开拓精神的当代回应,在此真诚邀请大马客联引领各级客家社团多回家看看,组团参加2026年第二届全球客家拜祖活动,回洛阳拜先贤、赏牡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