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6日,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洛阳举办,来自海内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客家社团领袖、侨领、企业家及成功人士,欢聚洛阳城,共襄家国事。
客家文化根在河洛,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晋末年客家先民从这里大规模南迁,将华夏文明播撒天下,客家人多次迁徙形成的客家文化影响,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波及近一亿人口。洛阳在客家文化的形成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影响和作用。许多客家人自称“河洛郎”,既是河洛文化留在客家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烙印。
本次客家文化交流活动是2018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由省客家联合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以“寻根祖源地,明月照归鸿”为主题,旨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河洛文化旅游节”为平台,以学术交流的形式,探索客家民系发源正朔,增强“根在河洛”的文化认同,弘扬客家文化时代精神,激励客家后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9月14日,举行洛阳市情说明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作了市情推介。市商务局推介了洛阳产业项目。
9月15日,活动组织近百名客家新、老朋友“重走客家路”——拜谒偃师虎头山“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凭吊汉魏故城客家先民出发地遗迹、参观洛阳博物馆等地,进一步加深海内外客家人及社会各界对洛阳的客家根源认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会见了来洛阳参加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晔等海内外嘉宾。
李亚首先对来洛阳参加客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欢迎和问候,对海内外客家人不忘故土、情系桑梓的赤子情怀表示感谢和敬意。李亚说,洛阳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是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源地。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各位嘉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进一步宣传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进程中,多讲一些洛阳故事、传播洛阳声音,在维护国家权益和国家统一的进程中传递更多正能量,在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希望各位嘉宾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向世界更多推介洛阳,邀请更多朋友来洛交流访问,寻找合作空间、实现共赢发展。
蒋晔等嘉宾表示,洛阳是全球客家人的精神根源,将始终情系故土,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更多客家人到洛阳寻根问祖,为推动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作出更大贡献。
9月16日,根在河洛——客家文化学术交流会顺利开展。交流会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东,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总会长张润安等8位海内外嘉宾,以“寻根祖源地,明月照归鸿”为主题纷纷发言。大家以全球视野,围绕客家文化的发展渊源、客家文化的时代精神等内容进行了开放的、充分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客家人及社会各界对“根在河洛”的文化认同,同时对打造“洛阳客家祖源地”品牌、提升洛阳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出意见、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将汇聚全球客家人的力量与智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教育、文化、民生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会议还发布了“全球客家人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洛阳宣言》”,宣言宣布将充分发挥客属团体、客属同胞遍布全球五大洲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汇聚全球客家人的力量与智慧,为共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积极作为。
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董锦燕,省客家联合会会长赖谦进,市委常委、副市长胡衡庐,副市长魏险峰,省侨联副巡视员刘合生等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