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归侨之家的反哺情怀

来源:洛阳涧西区侨联 发布时间:2020-08-25

1.jpg

“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真认不出来了。”

8月24日上午,家住洛阳涧西区23号街坊2-4-101室,已年届90岁的马来西亚归侨张铸仁老人见到来家探望的90后小伙康浩鑫时,不禁感叹时光荏苒。

说起这两个归侨之家的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康浩鑫的爷爷张文是蒙古国归国华侨,小浩鑫出生后身体不好,住院治疗开支巨大,家庭不堪重负。涧西区侨界人士知道这个信息后,纷纷捐款,多则三五百,少则三五十,这笔捐款不仅成了小浩鑫战胜病魔的“及时雨”,更是让这个家庭体会到了人间大爱,这其中就有张铸仁老人的爱心帮助。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每每提起这件事,浩鑫的妈妈、归侨张建华女士都感动不已,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件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也深深改变了我们这个家庭,让我们全家知道了什么是人间真爱,也懂得了应尽己所能,用爱心回报社会的道理。”张建华女士经营着一家酒店用品公司,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但她总是向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不讲代价。今年二月份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这个归侨之家还两次向河科大一附院捐款捐物,其中张建华女士捐献价值3000元的消杀设备及用品,弟弟张建军捐献现金2000元。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康浩鑫,平时协助打理自家生意并已结婚成家,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常常念及涧西区侨界人士对他的帮助,很想找个机会看一看并感谢当年帮助过他的恩人们。通过市区两级侨联的沟通联系,得知曾经帮助过他的张铸仁老人因病致肢体二级残疾,又因为心脏病长期卧床不起需要帮助,康浩鑫和妈妈张建华女士了解情况后立即付诸行动,带着现金和营养品到老人家中看望,与老人一家结成帮扶对子,从而才有了本文开头“相认”这一幕。

陪儿子一起来的张建华女士表示:“孩子结婚时间不长,公司效益也不是很好。但孩子能够想到反哺社会,去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老侨胞,我们感到很欣慰。这次我们带来的虽然只有300元钱,东西也不多,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尽我们家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老归侨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多做有益社会的事并希望能够成为我们家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陪同入户看望的涧西区侨联负责人表示:这次“结对子”帮扶活动使我们很受感动,我们看到了涧西区侨界人士相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更看到了好的家风传承世代影响,对带动良好家风建设,激发全社会正能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涧西区侨联将继续搭建好为侨服务工作平台,让爱的故事长久延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