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会议1240603号提案
提 案 者:省侨联(等2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15938730106
联 名 者:沈钊昌(等4人)
题
目:关于大力支持新侨留学归国人员来豫创新创业的提案
审查结果:立案
处理意见:建议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统战部、省侨联研究办理
2021年01月
提案者信息表
姓 名 | 单位及职务 | 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 |
省侨联 | 权益保障部主任科员 | 15938730106 | |
王喜云 | 省归国华侨联界合会主席、党组书记 | 13837112593 | 郑州市金水区纬二路10号 |
联名者信息表
姓 名 | 单位及职务 | 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 |
沈钊昌 | 省华侨书画院院长,省侨联界副主席(兼) | 13700885364 | 郑州市金水区三全路68号风雅颂北区小雅商务A座2单元3楼东户 |
李香枝 | 致公党河南省委常委,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理事长,省侨联界副主席(兼) | 18625789399 | 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50号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交叉口向东1000米路北) |
郑定辉 | 驻马店市工商联界副主席,河南驻马店浙江商会执行会长,河南泰油谷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 13839621111 | 驻马店市中原路与东平路交叉口泰油谷科技园 |
寇怀忠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副主任、总工 | 13783572620 | 郑州市城东路112号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 |
近年来,随着我省各地各项招才引智政策的发布和实施,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已经成为扩大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力量,我省已形成吸引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的强磁场。新侨基本定义为改革开放以后因出国留学、工作等方式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河南因人口基数大、留学生众多,已成为全国新兴的侨务资源大省,据统计,全省现有新侨2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近6万人,每年以3000人以上的速度递增。但新侨、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发展面临融资难、运营成本高、服务体系不健全、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难题和挑战,需要统筹推动解决。
1.金融资源支持能力弱。金融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前提。我省新侨、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资金主要来源较为单一,他们创办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等金融支持能力较弱,运营资金、公司盈利、启动资金等对自身创新创业有较大影响。如果资金需求在国有商业银行和风投项目中得不到有效满足,从而采取非正规渠道获取外部资金,这一过程会衍生诸多问题。
2.政策支持配套不足。政策支持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对比发达省份和地区,我省在落实细化各项中央和省委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上有欠缺,如没有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没有出台支持政府采购国产医疗设备的配套措施和清单等。留学归国人员的扶持政策多以学历或科研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较少考虑科研转化和市场需要,存在“重创新 轻创业”倾向。对于我省新侨创业者而言,仍在存在投资审批慢、政策申请难、扶持资金低、政策导向不够等问题。
3.信息资源获取渠道不畅。我省新侨、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多为新兴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存在与本地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接触不足问题,与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技术专家等互联互通的渠道不够畅通,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重要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一个能够帮助他们个人落户、创业落地衔接的综合性平台,帮助他们进行有效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
河南需要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这支重要力量,他们也满怀热忱,希望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要抓住当前“疫情窗口期”的机遇,准确把握“海归”人员的新期盼新诉求,深化新侨、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工作,努力打造河南人才“蓄水池”,让他们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成为河南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建议:
1.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中心,搭建多元化信息平台,建立创新创业信息通报制度。大力宣传河南发展的创业政策和战略机遇,向世界展示河南发展前景,用政策机遇引才聚才;定期发布各类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如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创业优惠政策、行业人才缺口、项目对接需求等;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设置“沟通窗口”,随时接收专业问询和建议反馈,及时协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统筹推进政策支持。一是细化关键政策措施。围绕共性问题研究出台一批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突破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科技、金融、财税、人才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有效衔接。二是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全国领先的高科技成果落地后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融资保障,包括降低省科创基金的申请门槛、组建新侨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贷款担保专项资金、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融资费用补助、专利质押融资专项资金。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应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政府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鼓励采购首购、订购、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采取购买服务、预留政府采购份额、降低政府采购招标门槛、精简证明材料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扶持自主创业类新侨,支持创新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3.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关部门牵头成立新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新侨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过程”便捷服务。建立新侨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协助新侨人才办理学历认定、户籍证明、社会保险等手续,帮助解决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为新侨人才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新侨、留学归国人员的住房、交通、社会保障、就医等方面进行补贴,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真诚和温暖。
4.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关注新侨和留学归国人员群体,推出具体举措,提升归国和外籍人才在豫定居、创新创业便利化水平。有关部门建立政策监督机制,对政策落实、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对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