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侨界政协委员在月协商座谈会上 发侨声 献侨策

来源:焦作市侨联 发布时间:2021-09-03

9月1日上午,焦作市政协召开“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月协商座谈会,10名市侨界政协委员和侨界代表人士参加会议,围绕“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市侨联主席杨世民主持会议。

为召开好这次月协商座谈会,从5月初开始,焦作市政协港澳台侨委组织侨界政协委员和侨界代表人士,在各县市区的一些传统村落深入调研,了解传统村落现状特别是在保护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又外出到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好的赵庄村、凉水泉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大家在深入调研、参观学习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材料。

会上,10名侨界政协委员和侨界代表人士从不同的方面,对如何保护开发传统村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发言,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真知灼见。杨世民对侨界政协委员和侨界代表人士的发言作了概括和总结,对大家的辛勤工作和敬业精神给予肯定、表示感谢。杨世民指出,传统村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焦作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巍巍南太行、滔滔黄河水育养了370万怀川儿女,形成了许多彰显焦作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怀川大地的各个传统村落里,焦作的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和有力抓手。要从政治的高度来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利用;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活态传承,突出特色;政府主导,村民主体。要把握重点任务,在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上双管齐下,建立健全全市传统村落分级保护发展体系,综合考虑传统村落生态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统筹开展道路、水电、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进社会资本进行保护性开发,努力开拓特色产业反哺村落保护、村落保护带动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道路。特别是要注重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逐步提升传统村落网络设施水平,支持5G技术推广运用,形成“数字化+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杨世民强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建议政府部门要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宣传保障,用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整合,用脱贫攻坚精神去有效保护、科学发展传统村落,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保驾护航,用市场经济的思维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市场资源多方参与、共同发力,努力将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的展示窗口、乡村振兴的带动龙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